地球臭氧层损耗的一个原因已经被发现。
本篇文章426字,读完约1分钟
据俄罗斯卫星新闻社sputniknews报道,国际研究小组对地球平流层下部的碘含量进行了定量分析。
研究结果发表在《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PNAS)上。研究表明,碘对地球臭氧层有破坏性影响,导致臭氧层缓慢再生。
氢氟碳化合物向大气的排放减少,导致平流层臭氧恢复缓慢,南极臭氧空洞变小空。然而,奇怪的是,并不是所有的地球都是如此:只有地球这一重要保护层的一部分恢复非常缓慢。
科学家估计,平流层下层臭氧层的损耗可能是由人为排放物中所含的碘引起的。
这两种物质都起到催化剂的作用,刺激臭氧层消耗反应,并可能导致新粒子的形成,改变云层的组成和反射率。
因为碘积极参与对流层中冰粒子的反应,它的量足以影响平流层臭氧。
工业排放物和废气造成的低层大气中的臭氧浓度可能起着关键作用。地面臭氧到达海洋并与海水反应,将溶解在其中的碘转移到大气中。碘通过空气流形成挥发性化合物,然后到达平流层下部。
根据预测,随着低层大气中臭氧浓度的增加,排入平流层的碘量也会增加。
标题:地球臭氧层损耗的一个原因已经被发现。
地址:http://www.huangxiaobo.org/hqxw/4054.html
免责声明:环球商业信息网为互联网金融垂直领域下的创投、基金、众筹等项目提供信息资讯服务,本站更新的内容来自于网络,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只为传播网络信息为目的,非商业用途,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btr2031@163.com,环球商业信息网的编辑将予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