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一”假期消费报告表明:人气回升 消费回暖
本篇文章2232字,读完约6分钟
目前,位于浙江省杭州市淳安县千岛湖镇的慢活休闲老街“骑龙巷”已全面恢复商业和市场。五一期间,这条老街上的夜市吸引了许多市民和游客。沿街商店的叫卖声,街头表演者表演的音乐,孩子们的笑声,以及空气中各种美味的食物气味,使得这条老街充满了街头的味道和烟火。毛永峰(人民的视野)照片
据文化部统计,5月1日至5月5日,全国接待国内游客1.15亿人次,实现国内旅游收入475.6亿元。图为5月5日,父母带着孩子去海南三亚的南山旅游。照片由陈文武(人民的视觉)
“五一”期间,甘肃省敦煌市在防控疫情的前提下,有序开放了部分旅游场所。图为敦煌市明沙山月芽泉景区入口处,游客们正在挑选当地的小商品庆祝节日。侯(人民的视觉)摄影
目前,恢复生产,业务和市场仍在加速。效果如何?消费市场的活跃程度很有代表性。刚刚过去的五一节是疫情防控正常化以来的第一个小节日。在这两天里,许多“五一”消费报告相继发布,来自各个领域的数据显示出消费升温的热度。
购物和其他领域都有了起色
预约参观,有限的旅游,间隔排队,分享筷子和勺子...随着疫情防控与市场运作的有机结合,许多城市商业区迎来了商业流的反弹。
“五一”期间,北京市商业服务业企业恢复,连锁超市、家政服务、超市配送物流等六大行业重点企业恢复率达到100%;五一假期前四天,广州的餐馆总营业额超过10亿元人民币,比去年同期增长了近60%。
“五一”期间,全国市场人气明显回升,消费呈现积极升温趋势。”商务部新闻发言人高峰表示,从5月1日到5月5日,商务部监控的零售企业平均日销售额比清明节增长了32.1%。
中国银联的统计数据还显示,5月1日至5月5日,银联网上交易总额超过1.57万亿元,日均交易量为3131亿元,达到去年五一假期日均交易量的97%。
“交易数据显示,不同领域的复苏速度不同,部分行业正在逐步复苏。”中国银联数据分析师陈汉表示。数据显示,“五一”期间,航空空、铁路、公路客运、加油等旅游相关消费数量较清明小长假增长14%,其中铁路增长最快,日均消费增长50%以上;与清明小长假相比,餐饮业、酒店和超市的日均消费分别增长13%、1.3%和6%。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国际贸易研究部主任赵平认为,“五一”消费形势超出预期,这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包括全国各省取消一级应对措施,拉动补偿性消费增长;假日因素对消费增长有积极影响;短期内季节性消费需求明显释放。
新格式继续释放活力
4月30日,南京新街口有20年历史的苏宁店第一次重新安装,只用了58秒。商店累计销售额超过1000万英镑;5月1日,在京东家电“五一嘉年华”当天,空调谐类的销售额在开盘4分钟内突破1亿;5月1日至5日,多个平台农产品订单量达到9200万份,同比增长160%...
一方面,人们“购物和玩耍”的流动已经恢复并加速了线下消费的恢复;另一方面,诸如直播和购物等“云”消费的流行并没有减少,新的商业模式继续释放其活力。
网上订购更热。根据联网清算公司的消费数据,五一期间,网上支付服务如电子商务购物、外卖订购、网上转账支付等。网络平台日处理量达到13.54亿,同比增长54.59%。
在家收货更加频繁。根据国家邮政局邮政行业安全监管信息系统的数据,5月1日至5日,全国邮政行业共收集快递包裹11.02亿件,同比增长41.8%;快递包裹10.38亿件,同比增长38.93%。今年以来,快递包裹业务量从1月份的低水平迅速回升,2月份转为正增长,目前稳定在30%以上的高速增长区间。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任星洲表示,网络消费是疫情带来的新机遇。“之所以‘五一’消费能产生巨大的发电能量,在于网络消费的不断创新,而许多直播平台已经成为点睛之笔。相关部门的大力推动,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5g网络的建设,极大地促进了网上消费。”任兴洲说道。
多元化的购物节让市场升温
发放消费券、电子商务促销、机票折扣、优惠套餐……假期是刺激消费、释放内需的好时机。最近,各地开展了丰富多彩的购物活动,这也为消费的升温增添了“柴火”。
5月4日晚,上海启动了“5·5购物节”,欧莱雅、特斯拉、品多多、腾讯、上海第一百货、上海第一八佰伴、安百里集团、新世界百货等多家企业参加。不到一天,上海的总消费就超过了100亿元。
中欧国际商学院研究员刘功润认为,在短期内,通过打折和促销,消费市场的景气指数可以迅速提高,商业和市场的复苏可以得到充分的推动。从长远来看,举办购物节相当于释放一个信号,以增强消费者和企业的双向市场信心。今后,购物和消费可以正常进行。
据不完全统计,4月30日至5月4日,中国20多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推出了新一轮消费券,规模超过100亿元,涉及餐饮、旅游、家电、汽车、娱乐等领域。优惠券的连续发放进一步刺激了消费。根据美国代表团5日联合发布的数据,在为期三天的假期中,电子优惠券将带动9亿元的消费。支付宝数据显示,中国29个省份的消费额同比增长,内蒙古、新疆和青海的消费额甚至同比增长了60%以上。消费券对西部和东北地区的增长有更大的推动作用。
许多观察指出,五一假期消费的明显特征是中央政府的共同努力、政府与企业的联动、线上线下的结合,这也使得小长假对消费的促进作用比前几年更加强烈。但专家也指出,要着眼长远,完善促进消费的长效机制,进一步提振消费者信心,平稳经济周期,增强消费引擎。(李伟)
人民日报海外版(03版,2020年5月8日)
编辑:张洋
标题:“五一”假期消费报告表明:人气回升 消费回暖
地址:http://www.huangxiaobo.org/hqxw/9203.html
免责声明:环球商业信息网为互联网金融垂直领域下的创投、基金、众筹等项目提供信息资讯服务,本站更新的内容来自于网络,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只为传播网络信息为目的,非商业用途,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btr2031@163.com,环球商业信息网的编辑将予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