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伊宁:创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造福各族群众
本篇文章2283字,读完约6分钟
建立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是面向公众的公益性文化工程。新疆伊犁州伊宁市实施自治州第四批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建设以来,坚持高水平推进,精心规划,明确了建设目标、主要任务、实施步骤、保障措施等。,并多次召开动员会议、宣传会议和培训会议,全面推进编制工作。如今,全市各城镇和街道相关部门牢固树立了“一盘棋”的理念,形成了合力,共同推进,取得了初步成效。
公共文化设施网络进一步完善。目前,伊宁市共有8个市级文化场馆,包括金陵文化活动中心、15个标准场馆、6个室内体育馆、253个室外运动场馆、25个体育馆、53个早晚公共练习点和3个冬季滑雪场。2018年,我们将争取314万元援疆建设新的刘星街民俗文化展厅和亚历山大手风琴收藏馆;2019年,我们将争取218万元的援助资金,用于修复市级文物保护单位“乌兹别克文化园”,并将其改造为乌兹别克非物质文化遗产展览中心。2019年,共在基层建设了165个村(社区)基层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建立了凯尔敦乡花果山村、合作区江南社区等36个基层综合文化服务中心示范点。
公共文化服务能力进一步提高。加大文化场馆主馆和分馆的免费开放,让人们零门槛进入场馆。每周免费开放时间达到56小时,各类硬件设施齐全,是伊宁市文化服务人才资源最丰富的城市。文化志愿者和文化中心干部不仅免费给群众讲课,提供免费的专业培训,还为群众参加各种演出提供免费的排练场地和平台。现在文化中心每天有14支队伍,每周有3000多人参加活动。
2020年1月18日至19日,伊宁文化中心在丝绸之路美食街举办了2020年伊宁春节文艺晚会和首届儿童春节文艺晚会,共有1000多人参加。1月20日,为期两周的2020年春节书画作品展在文化中心艺术展览馆举行。这次展览展出了140多件作品,有200名参观者。3月21日,有800名演员和观众参加了在伊宁举行的啤酒烧烤晚会。
文化志愿者服务团队不断壮大。伊宁市加强文化志愿者建设,不断丰富服务内容,提高服务质量,创新服务方式,打造了以专业干部为骨干、社会文学人才为补充的“基层文化志愿者服务网络”。目前,拥有声乐、器乐、舞蹈、腰鼓、歌剧等一流专业文化志愿者70人。,由专业干部和文化志愿者领导的志愿者服务队伍逐步建立,共有1000名基层文化志愿者受到辐射带动。全市现有各类业余文艺队伍近60支,涵盖舞蹈、歌唱、民族器乐等10大类。“一个社区、一个文化特色、一个社区、一个文艺团队”的社区文化团队网络正在形成。
造福人民的文化活动非常精彩。完成文化服务的最后一英里,将“发送文化”和“种植文化”结合起来。伊宁文化活动中心承办“我们的中国梦,文化走进千家万户”。2020年,伊宁文化活动中心将举办两次年终报告会,约有500人参加。文化中心艺术团和美术馆到乡镇街道、火车站和刘星街进行了14场基层演出,观众达3万多人;向基层发送书籍、报纸、海报、日历、特别海报、绿色书签、春联、857部电影、40场展览和80场比赛等文化产品。在喀山奇、丝绸之路之光等景区,半年内共演出150场,放映124部农村公益电影,播放153条公益广告1140小时。继续做好免费开放的群众文化活动场所,不断增强文化活动的广泛性和群众参与性。
在此期间,该市举办了400多项文化和体育活动,惠及10多万人;2020年参加伊犁地区系列群众文化活动展览季,并主持“六月声诗”文艺专场晚会。原曲《爱是最美的》被录制,在新工作室播放了51000次,短片《逆行——写爱情的春天》被录制,在新工作室播放了7637次,在腾讯播放了1019次。
文化旅游的整合与发展。大力发展民俗和非遗文化,充分发挥历史文化名城优势,坚持以文化为灵魂,以旅游为纽带,撰写生活、文化、旅游一体化发展的文章。推动文化旅游推广,呈现“文化旅游融合,生活更美好”的良好效果。开展第七届民俗文化旅游节、冰雪文化旅游节、“金奖节”系列活动,编发《满族金奖节历史文化集锦》、《伊沙姆笑话研究》等图书,帮助景区打造特色文化旅游演艺活动,为民间文艺骨干提供咨询和平台,增加游客体验和参与,进一步提升伊宁市文化旅游融合度,提升城市文化吸引力。
在伊宁市喀山奇旅游景区,以伊犁鲜明的特色和丰富多彩的民族民俗文化为基础,全年不断组织当地文化旅游演艺团队进行表演,每年有10万多人观看;全力支持社会艺术表演团队,为其搭建文化表演平台。艾伊尔宴会厅将进一步提升“天马飞歌”的文化内涵和旅游品位,让更多的新疆内外游客观看演出,并留住300多万过夜游客。2020年5月19日,伊宁中国旅游日在丝绸之路之光镇举行,有1000人参加。5月20日,“文化与旅游融合,让生活更美好——520,我在月光下等你”活动在丝绸之路旅游小镇举行,3000多人参加。
伊犁民歌、伊犁歌舞节、非物质文化遗产展览等主题活动与旅游深度融合,开展第六届新疆非物质文化遗产周演出;伊宁市的“察布查尔”和“维吾尔族民歌”入选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伊宁市的俄罗斯巴彦等4个项目入选自治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建立了自治区非物质民族文化节的传承基地——苏拉宫文化村满族文化宫;伊宁市第三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共公布45项,向伊宁市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颁发15项证书;在刘星街民俗文化展览馆,13个民族手风琴乐队由自治区非遗传传承人亚力山大手风琴收藏团带领,在新疆甚至中央电视台进行旅游表演;在乌兹别克斯坦文化院和都达洪八一院,非基因项目(叶来爱Xi来唱)正常进行,有110多场演出,5500多人参加。(照片:景,怡宁荣媒体中心)
编辑:叶壮
标题:新疆伊宁:创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造福各族群众
地址:http://www.huangxiaobo.org/hqxw/9225.html
免责声明:环球商业信息网为互联网金融垂直领域下的创投、基金、众筹等项目提供信息资讯服务,本站更新的内容来自于网络,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只为传播网络信息为目的,非商业用途,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btr2031@163.com,环球商业信息网的编辑将予以删除。
上一篇:工业遗产,是风景也是财富
下一篇:乡村游:要颜值更重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