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区“重启” 准备好了吗
本篇文章3014字,读完约8分钟
图为安徽天柱山风景区。中国形象
图为第一天,在晋东南皇城祥符景区,工作人员定期对景区公共区域进行消毒。照片由皇城祥符景区提供
核心阅读
在“停工”一个多月之后,中国的许多景点最近都恢复了开放。消毒保护、智能引导、科学分流、非接触式购票等措施保障了景区的安全运营。
虽然客流仍处于较低水平,但这一特殊时期也为景区的未来发展提供了机遇。拓宽思路,更新完善,迎接游客,谋求文化旅游产业更大发展。
云冈的美丽在于历史与现在的呼应。雁北之地是一片广阔的天空和荒野,嫩芽仍在破土而出,温和的暖风轻轻拂过。灵岩寺旁边人工湖的冰还没有解冻,鸟儿们正在玩耍。昙曜广场宽敞而安静,立夫大街寂静而庄严。
姚杰和赵旭,山西省大同市的市民,举起相机,按下快门,记录下他们面前的一切。他们是云冈景区重新开放后第一批进入景区的两个人。姚杰说:“我以前来过这里,但是人很多。”我回来的时候感觉不一样。
消毒保护和科学分流已成为各地景区的“标准”
最近几天,中国的许多旅游景点相继重新开放。“停”了一个多月,景区准备好开门迎客了吗?
"请下车,登记你的真实姓名,并检查你的体温."在云冈石窟入口处,工作人员在临时检查点记录了游客信息。另一方面,便携式收音机循环播放旅游指南,提醒游客“戴口罩,不要聚在一起,不要随地吐痰。”3月1日,云冈石窟重新开放,当天接待了130名游客。
云冈石窟研究院副院长卢继文介绍说,云冈景区管理部门起步较早,从实际出发,精心细化服务流程,制定了景区恢复开放的工作计划和应急预案,对工作人员进行了防疫和安全服务培训,确保了景区的安全运行。
“目前,景区暂时不接待团体游客,关闭的场馆暂时关闭。”云冈旅游区管理委员会副主任、云冈石窟研究所副所长何建国说。即使是“适合”,也要尽量保持“无接触”。游客可以通过现场扫描代码购买门票,无需联系。必须戴口罩,填写《游客登记表》,接受体温测试无异常后进入景区。同时,景区解说采用自助语音解说,车辆按不同时间间隔停放,电瓶车按不同时间间隔就座。
位于山西省东南部的皇城祥符景区自重新开放以来,每天三次对售票厅、旅游服务中心等公共区域和基础设施实施环境卫生消毒制度,并在所有景区设立了温度检测点和临时隔离点。游客需要每隔一段时间和不超过30人的团队进入公园进行分散游览。开业的第一天,他们接待了93名游客。
距安徽省1000多公里的天柱山风景区,已经休眠了一个月,于2月24日恢复对外开放,第一天就有215名游客参观了这座山。
余岚,天柱山旅游中心的副主任,已经在这里工作了19年。景区重新开放后,她比以前更忙了。她最深刻的感受是日常工作流程增加了很多,尤其是消毒和防护工作。自从公园开放以来,每天上班前的设备检查、温度测量和场所消毒已经成为余岚清的“三部曲”。虽然不需要爬山,但她手机上显示的步数在一天结束时超过了10,000步。“虽然游客不多,但景区已经开始恢复,看到了久违的活力。”余岚清说。
为了防止游客聚在一起,造成新的风险,文化旅游部资源开发司发布了《旅游景区疫情防控措施指南》,要求景区重新开放,不搞“一刀切”,推迟疫情高风险地区的旅游景区开放,疫情高风险和低风险地区的旅游景区开放由当地政府决定。同时,应采取订票、智能引导等有效措施,科学分流游客,做好游客流量闸门的预控工作。
开发产品,调整思路,增强恢复能力
自开业以来,云冈石窟和皇城祥符景区的客流已经连续一周处于低水平。"目前,景区预计第一季度亏损3000多万元."黄城祥福文化旅游公司网络宣传部经理彼得说。尽管如此,他们积极开展"自助",并利用虚拟现实技术在公众账户上展示景区全景,供游客在线体验。“我希望把游客变成景点的‘粉丝’,增加‘回头客’和‘二次营销’。”彼得说。
这是许多其他景点正在尝试的。1月25日在景区按下“暂停键”后,余岚清就一直在家,但她并没有闲着,而是积极学习,与其他景区的同行交流经验,不断充实自己。景区重新开放后,余岚清自愿去值班。她说她工作太忙,很少有时间学习。这只是一个增加她在文化旅游创意方面的新知识的机会。
事实上,早在几年前,天柱山景区就制定了新年营销计划,但突如其来的“停滞”让他们不得不调整和思考。“天柱山一直是一个旅游区域。如何扩大辐射面,发展成为一个国家旅游?”本月,安徽天柱山旅游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王全海没有考虑这个问题。
2月,天柱山发起了“10元门票销售”活动。仅在10天内,它就售出了52万多张门票,筹集了528万元的捐款,所有这些捐款都是为了照顾在第一线战争中的医务人员和儿童。“疫情导致景区内的人流下降到谷底,但网上慈善门票很受欢迎。”王全海既感动又高兴。通过大数据分析,在购买慈善门票的游客中,景区300公里以内的游客占78%;17%的游客从300公里到500公里,只有5%的游客来自500公里以外。在王全海看来,这样的第一手资料为景区的未来发展提供了参考。“主要客源市场在景区周围300公里处,300至500公里范围内的客流正在稳步上升。500公里外将是突破的下一步。源位置。”
在景区积极“自救”的同时,地方政府也在努力帮助文化旅游企业渡过难关。山西省通过降低水电燃气固定成本、鼓励优化产品供应、加大宣传推广力度、支持文化旅游、医疗保健等特色线路的研发,重新激发了三金旅游市场的活力。山西省文化旅游厅副厅长陈表示,这是针对山西省文化旅游业的实际情况而推出的,旨在帮助文化旅游企业在继续防控疫情的同时,克服疫情影响,提高恢复能力。
提高和完善内部实力,谋求空空间更大发展
在今年的特殊时期,网上浏览出人意料地成为云冈石窟旅游的“主力军”。
空谭瑶广场干净整洁,从远到近有高低不同的洞穴,不同形状的雕像清晰可见。通过独特的视角,观众可以改变他们的视线,云冈石窟的一切就在眼前;根据您自己的喜好,您还可以近距离观看洞穴顶部和四周角落的石雕人像,360度欣赏石雕艺术的魅力,聆听专业细致的讲解。所有这些都可以在手机和电脑上完成。
云冈石窟的数字化起步较早。“我们从2015年开始上网,”云冈石窟研究所数字研究室主任宁波说。“为了让更多的人看到云冈,了解云冈,我们七次去故宫博物院和敦煌研究院学习数据采集、色彩管理、网络应用等。,并建立了自己的数字化建模团队,使‘在线云冈’能够顺利运行。”
现在云冈石窟的3d打印已经在技术上输出了,网上的“云冈”是一个建模后就可以实现的“基本操作”。“虽然我们面前没有真正的收入增长,但文物的意义在于潜移默化的影响和传承。”卢继文说。
天柱山景区也在拓宽思路,探索景区的升级换代。这些天,王全海正忙着和同事们讨论“游天竺”的想法。“通过在线观看、在线听和说,以及游客的现场直播,更多的游客可以看到天柱山的风景。”这也是为了扩大旅游的体验和乐趣,并吸引更多的人“到场”。随着景区的恢复和开放,智慧景区建设有序恢复。王全海表示,智能旅游将很快在这里实现。“游客从哪里来,他们乘坐什么交通工具,在景区逗留几天,他们消费什么...大数据一目了然。”同时,它还具有智能停车、订票、景观保护等多种功能。
在王全海看来,在这个特殊时期,硬件和软件都在逐步更新和完善,以提高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努力工作,提前准备,以更好的状态迎接游客."王全海相信,疫情过后,景区的春暖花开指日可待。(乔京)
人民日报(2020年3月11日,第12版)
编者:纪爱玲
标题:景区“重启” 准备好了吗
地址:http://www.huangxiaobo.org/hqxw/9283.html
免责声明:环球商业信息网为互联网金融垂直领域下的创投、基金、众筹等项目提供信息资讯服务,本站更新的内容来自于网络,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只为传播网络信息为目的,非商业用途,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btr2031@163.com,环球商业信息网的编辑将予以删除。
下一篇:省内游 安全快乐动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