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球商业信息网是一个综合性门户网站,涵盖了国内外的新闻、生活、汽车、财经、科技、房产、教育、体育资讯,为互联网金融垂直领域下的创投、基金、众筹等项目提供信息服务。

当前位置:主页 > 新闻 > 疫情常态化防控下,我们该如何生活?

疫情常态化防控下,我们该如何生活?

来源:环球商业信息网作者:罗晓宇更新时间:2020-07-28 13:46:02阅读:

本篇文章1399字,读完约3分钟

新华社北京5月13日电国务院联合防控机构近日发布了《关于规范19日非典型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的指导意见》,要求在落实防控措施的前提下,有序开放公共场所。当防疫成为常态时,如何适应“新生活”?疾病控制专家认为,在个人防护的前提下,我们应该根据不同地区不同风险等级的要求,逐步恢复生活秩序。

疫情常态化防控下,我们该如何生活?

指导意见从五个方面提出了20项关键措施。在“重点场所防控”一文中,建议按照相关技术指南,在落实防控措施的前提下,全面开放商场、超市、宾馆、饭店等生活场所;开放的公园、景点、体育场馆、图书馆、博物馆、美术馆等室内场馆,以及封闭的影剧院、娱乐场等休闲场所。,并举办各种必要的会议和展览。

疫情常态化防控下,我们该如何生活?

餐馆完全开放,剧院通过预约和人流限制的方式开放,这让已经郁闷了几个月的“美食家”和“粉丝”兴高采烈,但也让一些人担心疫情的死灰复燃。

“防疫工作仍然是我们促进社会秩序全面恢复的前提条件。”国家卫生监督委员会疾病预防控制局一级检查员何庆华说,要把预防放在首位,增强正常防控意识,在去聚集场所和参加聚集活动时要做好个人防护。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环境研究所所长史晓明等专家建议,应优先考虑网上购票或现场扫描码购买,在影院看电影时分散座位,近距离接触时戴口罩;如果你不吃饭,尽量不要聚在一起;如果你可以在户外吃饭,尽量不要在室内,注意室内的通风;在一些拥挤的公共场所,除了注意戴口罩和做好手部卫生外,我们必须尽量减少说话和停留的时间...

疫情常态化防控下,我们该如何生活?

生活回归日常生活,但它是“不寻常的”。目前,我国疫情总体稳定,但由散发病例引起的聚集性疫情风险不容忽视。

根据指导意见,各地要根据区划分类标准和当地疫情动态调整风险等级和应急水平。要因地制宜,与时俱进,不断完善疫情防控应急预案和各项配套工作计划,在疫情发生时,及时采取应急措施,实施准确防控。

“5月12日,新增6例本地确诊病例,均与之前的聚集性疫情有关。”国家健康和福利委员会发言人兼宣传部部长宋树理说。5月10日,吉林省公布了舒兰市11例新的本地确诊病例,并根据COVID-19肺炎疫情国家分类标准,将舒兰市的风险等级由中等风险调整为高风险。

疫情常态化防控下,我们该如何生活?

"我们必须加强防疫和控制工作."宋树理表示,要落实常态化防控措施,坚持外防、内防和反弹,坚决防止新疫情爆发。

口罩是“标准”的,在旅行前预约,实时查看“热图”,测量体温,在去医院前登记信息...虽然防疫和控制措施给生活带来一些不便,“小麻烦”带来“大安全”。

专家认为,疫情防控的常态化可以最大限度地防止疫情的爆发和蔓延;同时,继续倡导勤洗手、持续通风、一米米线、分餐制和公共筷子制等卫生习惯和生活方式,有利于增强人们的健康意识,提高健康素养,也是健康中国行动相关要求的最佳实践。

疫情常态化防控下,我们该如何生活?

"这些措施不仅可以预防和控制COVID-19肺炎,还可以预防和控制其他传染病."何清华说,为了规范个人防护,我们希望这些好习惯将成为我们生活的正常状态,每个人都将是自己健康的第一责任人。

国家健康与福利委员会副主任李斌日前在国务院联合防控机制新闻发布会上表示,他将继续跟踪评估五一期间大规模流动和一定人群集中情况下防控措施的效果,总结旅游景区、饭店、住宿、商场等有利于防控和市场恢复的有效做法。在做好实施常态化防控措施、保障人民生命安全和健康的基础上,推动更多生活服务设施恢复运行,带动居民消费反弹,更有效地推动经济社会全面步入正常轨道。(田文景华)

疫情常态化防控下,我们该如何生活?

编辑:张洋

标题:疫情常态化防控下,我们该如何生活?

地址:http://www.huangxiaobo.org/hqxw/9347.html

免责声明:环球商业信息网为互联网金融垂直领域下的创投、基金、众筹等项目提供信息资讯服务,本站更新的内容来自于网络,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只为传播网络信息为目的,非商业用途,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btr2031@163.com,环球商业信息网的编辑将予以删除。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