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亲们的生活更加多彩
本篇文章1902字,读完约5分钟
核心阅读
辽宁省沈阳市沈北新区兴隆台街是锡伯族的聚居地。当地通过继承锡伯族传统文化来促进农村振兴。走进校园,挖掘民俗风情,开展文化旅游观光...村民的生活更加丰富多彩,日子越来越好。
六月的兴隆台,青蛙在稻田里漫步,花香四溢。在辽宁省沈阳市沈北新区兴隆台街四龙湾村的非遗传学研究基地,几名身着锡伯族传统服装的年轻人围着毡子坐着表演“加拉哈”。这是具有300多年历史的锡伯族特有的文化活动。
锡伯族是中国一个历史悠久的古老民族。兴隆台街位于沈阳市沈北新区的西北部。它的前身是兴隆台的锡伯镇,这是一个由锡伯人统治的民族乡镇。近年来,通过对锡伯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和深入挖掘,当地不仅保护了特色民俗文化,而且促进了农村振兴。
传统丰富了生活。
“这个金属球叫做‘船坞’。把码头扔在毛毡布上,在它落下之前抓住它。谁抓得最多,谁就赢。”沈北新区锡伯族加拉哈协会会长关中占告诉记者。
“过去,家里也有这些物品,但我不知道它们是用来做什么的。不,村里建了一个拉哈学习基地,还成立了一个竞技队,这在拉哈赢得了第三届沈阳少数民族运动会冠军,给全村人赢得了光明。”正在参加训练的年轻人张越看起来很自豪。“除了参加运动会,我们附近的几个村子也有比赛,主要是春节前后。现在这个比赛已经成为我们村最重要的活动。”关中璋说:
在盘古台村锡伯族秧歌的传承点,盘古台村书记关振东介绍了这一传统。“秧歌人民可以欢迎它,村里将组织活动,感谢我们的老师魏运兴。”
魏云星是锡伯族登关秧歌的代表性传承人,在沈北新区文化中心工作了42年,致力于锡伯族登关秧歌的研究和保护。退休后,他自告奋勇当了登关秧歌的教师,一年到头活跃在锡伯族的各个村落,看着登关秧歌从死亡走向辉煌。
传统的锡伯族灯会一般由7个人表演。服饰和道教有强烈的锡伯民族特色,歌词欢快活泼。”魏云星说:“我们依靠在区内村庄和社区建立的学习基地,让更多的人了解和热爱锡伯族的传统文化,让锡伯族的非遗留技能融入普通人的生活。”
民族技能有接班人
“这张剪纸展示的是我们锡伯族独特的野兽,它代表着好运与和平。”在张海燕兴隆台锡伯族九年制学校,锡伯族剪纸艺术的传承人和艺术老师正耐心地指导孩子们学习剪纸。“剪纸是传承和发展锡伯族文化的一种特殊方式。当我还是个孩子的时候,从长辈那里学习剪纸的时候,我听到了无尽的民族故事和民族歌曲,所以我想把民族特色文化传承给这些孩子。”
在学校的1000多名学生中,30%以上是锡伯族儿童。锡伯族女孩擅长剪纸,而射箭是锡伯族男人最喜欢的运动。“2008年,我们在全省中小学开设了第一个射箭班。孩子们很有竞争力。射箭队赢得了近100枚国家级和省级金牌,并派出30多名运动员参加辽宁省射箭队。”说起这些,锡伯族射箭队的导师李丽梅很自豪。
该校副校长马丽芝表示,虽然是一所农村学校,但有10多个专门的锡伯族文化教室,如锡伯族文化展览室、舞蹈室、剪纸室、剪纸室、陶艺室、路透钢琴演奏室和室内射箭室。
锡伯族艺术教师编写了自己的校本艺术课程,体育教师将锡伯族传统舞蹈改编成学校练习,并将传统射箭课程编写成校本教材。通过成立锡伯族舞蹈艺术团、国家艺术俱乐部、射箭队和国家礼仪队,锡伯族老人被雇来教有趣的历史课……锡伯族传统文化已经逐渐在孩子们的心中扎根。
民俗文化留住游客
“到农村旅游不仅是为了让游客看到风景,也是为了吸引他们,体验我们锡伯族的传统文化。”被评为中国第七批历史文化名村的石佛义村党支部书记李英山说。
村里有中国保存最完好、最集中的具有锡伯族特色的房屋,如坡屋顶、支撑窗、跨海烟囱、万子康风格、牌坊和具有锡伯族特色的神兽,吸引了全国各地的游客。这些特色民居至今仍有村民居住,是锡伯族传统文化的最佳“向导”。
射箭、刺绣、贴花和剪纸等民间活动经常在村子里举行。让游客流连忘返的是各种各样的锡伯族传统菜肴:酸汤、糯米、豆面、紫苏盐饼、高粱米、小豆、干饭和鱼汤...
在兴隆台街,具有锡伯族特色的景点,如广场、民间展览馆和民宅,已经连成一片,10个锡伯族庭院的改造工程也在进行中。围绕锡伯族剪纸、锡伯族美食等民俗文化,当地为游客提供了丰富的文化旅游产品。
“兴隆台街有27个锡伯族村落,保存了较为完整的锡伯族民族文化,包括38个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4个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和1个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我们将对这些项目逐一进行统计,深入探索,并根据每个村庄的特点确定文化旅游项目和路线。下一步,要以锡伯族民俗文化群为重点,积极开展民俗体验、文化旅游等项目。”沈北新区文化旅游局研究员邱星辉说。(刘
人民日报(2020年6月18日,第12版)
编辑:叶壮
标题:乡亲们的生活更加多彩
地址:http://www.huangxiaobo.org/hqxw/9309.html
免责声明:环球商业信息网为互联网金融垂直领域下的创投、基金、众筹等项目提供信息资讯服务,本站更新的内容来自于网络,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只为传播网络信息为目的,非商业用途,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btr2031@163.com,环球商业信息网的编辑将予以删除。
上一篇:“外卖+”让你尝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