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口罩从哪里来?
本篇文章4286字,读完约11分钟
2月6日,海南澄迈新龙控股有限公司的工人在熔喷非织造布车间切割过滤非织造布。(新华社)溥摄
2月7日,工人们在呼和浩特石化公司的聚丙烯非织造原料生产线上巡逻。王正社(人民的视野)
浙江省长兴县的党员和志愿者最近加班加点,帮助企业清点和包装一次性医用口罩。方敏·郑武的照片报道
制图:陈露
“每次我们去一个地方,我们都先找一家药店去买口罩。我们想把它拿回来捐给湖北,但我们搬到了8个城市,6个人总共买了不到200个。”从新西兰回来的陈骁告诉记者。
不仅在中国很难找到口罩,海外的口罩供应也很紧张。作为一个制造大国,中国在2019年生产了超过50亿个口罩,约占全球产能的一半,但口罩仍是稀缺材料。口罩的生产能力能在短期内快速增长吗?随着复工浪潮的到来,疫情防控形势依然严峻,口罩需求迎来了新一轮增长。面具是从哪里来的?中国企业如何提高产量和扩大产能来保证口罩的供应?
供应稳定,行业领袖责无旁贷
深夜,河南省长垣市丁銮工业区剑气制药厂的车间灯火通明,口罩机全速运转,工人们从头到脚都在生产线前忙碌着。
河南是医用耗材大省,长垣被誉为“中国医用耗材之都”,拥有各类医用耗材企业70多家,全国市场占有率达50%。
春节前,突发疫情继续蔓延,长垣许多防护用品制造商放弃了休假。建奇医疗的负责人说,公司在农历十二月二十五日放假,第二天发现疫情紧急,紧急召集工人回厂投产。为了确保产品和人员的安全,“公司出台了一项新政策,鼓励员工在工厂吃饭和生活,并给予补贴。”
宜欣医疗、杜亚医疗、朴安集团等企业。也进入了一个工人轮班工作,机器不停运转,努力促进生产的状态。根据长垣市市场监督管理局的数据,全市医用外科口罩产量为105万个/天,医用防护口罩产量为3.5万个/天,一次性医用口罩产量为56.2万个/天。
一方面,这是一条全面的生产线,而另一方面,这是一个飙升的成本。上游供应商被关闭,物流不畅,面具生产的原材料价格高。据当地企业介绍,口罩专用过滤材料熔喷布的市场价格已从1.8万元/吨上涨至2.9万元/吨,许多制造商在生产过程中出现亏损。然而,长垣企业集体表示,他们不会提价。华西公司总经理崔提醒经销商:如果公司不提价,就不能提价到医院,必须送到指定的授权医院。如有违反,代理权将被坚决中止。
就这样,便宜的口罩从长垣送到了防疫的第一线,送到了成千上万的家庭。
湖北省是COVID-19肺炎的重灾区,作为该省的主要口罩制造商之一,强大的医疗保健领先于流行病预防和控制。
“2019年12月20日,湖北年终常务会议被改为碰头会;2020年1月10日,子公司黄冈的员工被动员在春节期间不休假,并生产各种口罩;1月20日,嘉鱼和崇阳在湖北的子公司被动员起来,全力生产防护服、手术服和酒精片。”稳定的医疗得到了大量网民的称赞。
“继2003年非典、2009年甲型h1n1流感等传染病之后,我们对重大疫情非常敏感。1月初,发现了病毒感染病例,公司立即做出了反应。”稳定医疗集团市场部主任戴碧欣(音译)表示:“我们的生产车间,如口罩、防护服和酒精棉片等,保证了机器24小时运转。”
由于准确判断和早期部署,从2019年12月20日至2020年1月26日晚,稳定医疗提供了1.09亿个口罩(包括n95口罩、手术口罩和护理口罩)和114,700件防护服。
有关人士指出,在疫情期间,口罩短缺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在中国每年50亿张口罩的产量中,相当一部分是普通口罩、日常防护口罩和工业防尘口罩,这些口罩不具备抗菌功能。口罩也有保质期,制造商害怕大量库存。春节假期给恢复生产带来了不便,这使得它难以满足激增的需求。然而,随着生产线的调整和口罩制造商恢复工作,口罩供应紧张的情况正在得到缓解。
2月13日,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工业发展司一级巡视员夏农在国务院联合防控机制新闻发布会上介绍,自2月2日以来,我国口罩产量日益增加。截至2月11日,全国口罩产能利用率已达94%;一线防控急需的医用n95口罩使用率达到128%。
扩大生产能力,跨境企业开花更多
为了扩大产能,不仅面具制造商在努力,许多其他企业也调整了生产线,改变了跨境生产。
2月7日18: 00,时速34小时的广东广州z113旅客列车在黑暗中停在哈尔滨西站,哈尔滨医药集团制药总厂从东莞购买的n95医用口罩生产线也随列车到达。
“防护材料的供应仍然紧张,我们有条件也有责任做出贡献。”哈尔滨医药集团制药厂副厂长白铁忠说。
N95口罩属于二级医疗器械生产资质,无口罩生产经验,但哈尔滨制药总厂厂房及设备满足生产要求。
1月30日,哈尔滨制药开始研究口罩等防护材料的生产计划。第二天,该计划得到了黑龙江省政府的支持。哈尔滨制药立即分裂:设备和材料采购团队在省政府的帮助下,从全国各地搜寻大型口罩机器和采购原材料;任命专家组来指导生产;紧急招聘和培训60名具有纺织或口罩生产经验的熟练工人;N95口罩生产资质在口罩机到达前通过了检查——设备一到位就投入生产。
哈尔滨制药有限公司于2月8日开始试生产,2月11日开始量产。“这是黑龙江第一条n95口罩生产线。一个生产线工人三班制,日生产能力可达3万人。目前,原材料储备可生产60万个n95口罩。”白铁忠说道。
在加快生产n95口罩的同时,哈尔滨制药有限公司新增的医用防护服生产线也在快速运转,从11日起将稳步量产600套。
“防护用品主要供应湖北,黑龙江疫情防控压力不小,但湖北缺口更大,这批物资比我们更急需。”白铁忠说道。
哈尔滨制药有限公司对面膜生产的参与并不太大。毕竟,它也属于医疗卫生行业。你听说过中石化、五菱、比亚迪、oppo和vivo的口罩吗?2月6日,上汽通用五菱重组生产线,将生产改为口罩,日产量为170万只。2月10日,中石化帮助增加了13万个口罩的日生产能力,到2月底将增加到60万个...能源、汽车、智能手机和许多意想不到的工业企业已经投身于这场无声的面具供应之战。
福建莆田已发展制造业,但没有口罩制造商。面对重返工作岗位的浪潮,1月底,莆田市工业和信息化局会同市鞋类协会、制鞋企业和纸尿裤生产企业,迅速组建了“口罩生产攻关小组”。两家领先的纸尿裤企业尽力购买符合口罩生产标准的无纺布和熔喷布。尿布和制鞋生产线在短时间内变成了口罩生产线。集团成立后不到10天,莆田口罩日产量从零增加到几百万。这不仅让当地企业安心返回工作岗位,还为其他地区提供了相当数量的口罩。
据了解,一般医用口罩需要用环氧乙烷消毒,口罩上会有环氧乙烷残留,不仅刺激呼吸道,还会导致癌症。这些残留物必须经过静置和溶解后才能释放,达到安全标准后才能投放市场。也就是说,元旦生产的口罩可能刚刚上市,这是医用口罩短缺的一个关键因素。
为了缩短生产周期,中国黄金子公司CICC辐照公司正在加紧对钴60辐照灭菌工艺的研究。钴60(60co)辐射能破坏微生物结构,杀灭病毒和细菌,并在常温下起到消毒灭菌作用。整个过程不产生有害物质,灭菌只需一天时间,与环氧乙烷灭菌效果相同,将大大减少因静止期造成的供应滞后。
从东北平原到东海之滨,全国各地、各行各业的企业纷纷涌现,加入了面具生产大军。据不完全统计,到2月底,这些跨境企业每天将带来数千万的产量,大大缓解口罩供应紧张。
原材料和工业共同努力克服困难
要打赢这场“面具产能大会战”,我们不仅要依靠下游企业的“个人推进”,还需要整个产业链的“协同运作”。
熔喷非织造布是医用口罩的“心脏”。口罩能够隔离病毒的原因取决于驻极体处理后的这层熔喷布。熔喷布的核心材料是聚丙烯,一种从石油中提取的化学原料。
我们不妨勾勒一个医用口罩产业链:化工企业→纺织企业→口罩制造商→消费者。如果消费者想购买口罩,他们需要的是整个产业链的每一个环节的全部力量,其余的只是时间问题。
上游企业呢?我们先来谈谈石化企业。中国最大的化工企业被称为“三桶油”。自2月份以来,中石化已向市场投放了15000吨聚丙烯等医疗卫生材料,并将在2月份继续向主要医疗卫生材料客户供应约80000吨生产材料。与此同时,中石化宣布,该公司生产的所有与医疗保健材料相关的原材料不会涨价。
据业内人士透露,一吨聚丙烯纤维可转化为20万个口罩,而2019年中国口罩生产用聚丙烯纤维产量约为95万吨,这意味着如果将所有聚丙烯转化为口罩,产量将达到1000亿。因此,在聚丙烯层面,原材料并不短缺,当务之急是确保中下游企业的原材料运输顺畅和及时到达。
现在,生产的接力棒已经移交给纺织企业。不幸的是,疫情最严重的湖北,恰恰是中国无纺布制造业的中心。业内有句话:“无纺布行业看中国,中国看仙桃。”湖北省仙桃市彭昌被誉为“无纺布之都”。
这种流行病肯定会严重影响生产,但措施总是比困难更难。中国机械股份有限公司的子公司横田嘉华非织造布有限公司位于仙桃。是一家专业生产非织造布的大型企业,也是中央企业中唯一一家生产口罩的企业。面对疫情,他们克服了许多困难,紧急恢复生产。不仅向市场供应数千吨的防护无纺布,而且还在当地改变生产方式,直接生产医用防护口罩。横田嘉华总经理邓连华告诉记者,横田嘉华已经实现了日产70万件的产能,计划到2月底生产100多万件。
与此同时,民营纺织企业也紧急复工。上市公司新龙控股是无纺布生产的龙头企业。面对突如其来的疫情,新龙控股紧急要求其海南、湖北和湖南基地不要在春节期间停产,而要24小时运营,以确保下游口罩制造商的原材料供应。据悉,新龙控股向下游企业供应的无纺布可用于生产近1亿个口罩。
利用生产帮助预防和控制疫情,整个口罩生产产业链已经动员起来。2月6日下午,工业产品电器平台发布了“我有熔喷布,谁有口罩机”的信息。不到两天,阅读量就超过了900万,转发了26000次。沈先生的联系电话被热心的网民和厂家打了...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梳理了数千家生产企业,并通过电话逐一联系了300多家重点企业。“sss面具的布料已经完全恢复了。如果有需求,我们会全力以赴,绝不涨价!”"现有的居民母粒库存是20克,明天就要开始生产了!".....记者看到,在行业协会搭建的信息交流平台上,有很多大大小小的供应商发来的信息,他们都希望为预防和控制疫情做出贡献。防疫和控制是一场全面的战斗,“面具战”只是许多局部战斗中的一个。随着相关企业逐渐复工,中国制造业的优势将逐渐显现。当医疗物资源源不断地送到前线时,我们离这场战争的胜利已经不远了。(康普韩郑伟)
人民日报海外版(第10版,2020年2月14日)
编辑:张静文
标题:我们的口罩从哪里来?
地址:http://www.huangxiaobo.org/hqxw/9377.html
免责声明:环球商业信息网为互联网金融垂直领域下的创投、基金、众筹等项目提供信息资讯服务,本站更新的内容来自于网络,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只为传播网络信息为目的,非商业用途,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btr2031@163.com,环球商业信息网的编辑将予以删除。
上一篇:菜篮子:产得出 运得走 供得上
下一篇:确保居民生活必需品供应